<track id="1okf3"><strong id="1okf3"></strong></track>
  • <pre id="1okf3"></pre>
    <acronym id="1okf3"><strong id="1okf3"></strong></acronym><td id="1okf3"><ruby id="1okf3"></ruby></td><track id="1okf3"><strike id="1okf3"></strike></track>
    <pre id="1okf3"></pre>
  • <pre id="1okf3"><span id="1okf3"></span></pre><table id="1okf3"><option id="1okf3"></option></table>
  • <td id="1okf3"></td>
    <p id="1okf3"><strong id="1okf3"><small id="1okf3"></small></strong></p>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公司新聞

    “跨界融合,創新引領”——第18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在烏魯木齊開幕

    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主辦、新疆大學和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承辦、新疆機械工程學會協辦的第18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于2019年8月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開幕。來自全國特種加工領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近500位專家學者、科技人員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本次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副理事長、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興主持。

    基于多學科融合的方向、多能量場研究增多的趨勢,大會的主題定位于“跨界融合,創新引領”。此次會議將充分展示我國特種加工領域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與應用進展,進行廣泛熱烈的思維碰撞與理論交流,展現特種加工領域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共贏。

    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本次會議主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朱荻致開幕詞。朱荻理事長首先代表特種加工學會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對會議承辦方新疆大學和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今年恰逢特種加工學會成立40周年,朱荻理事長在致詞中簡要回顧了學會四十年來在學科發展、產業進步、國民經濟提升中發揮的作用。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特種加工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特種加工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作為特種加工領域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學術會議,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為特種加工學科進步與技術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相信,在本次會議中,參會代表能夠在精彩的互動觸發靈感、在思想的碰撞中開闊眼界,從而得到有益的啟示,更好地推動我國特種加工技術的發展。

    隨后,新疆大學副校長帕里旦·吐爾遜女士代表會議承辦方致歡迎詞。她在致詞時,簡要介紹了新疆的發展現狀以及新疆大學的辦學成果。作為西域首府,烏魯木齊為新疆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步入“雙一流”高校之列的新疆大學是我國西部的重要高等院校,而機械工程學院在近年來發展迅速,在自治區制造行業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她表示,本次大會是新疆大學承辦的制造業領域最大規模學術會議,通過大會與全國高校交流,將推動新疆地區高校機械相關學科的發展,也將有力帶動新疆地區“一帶一路”的建設與發展。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為紀念特種加工學會成立40周年,弘揚務實、創新的科學研究精神,學會專門組織了“特種加工學會成立40周年40篇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并在現場由朱荻理事長向優秀論文獲獎者代表頒獎。特種加工領域廣大科技工作者受到鼓舞,紛紛表示要繼承學會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原創性科學探索和特種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開幕式結束后,本次大會進入主旨報告環節。中國航天一院副院長、研究員王國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衛東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萬生分別做了精彩的主旨報告。


    《航天發展與特種加工技術》



    演講人:王國慶 副院長兼總工藝師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太空是人類活動的新疆域,而航天事業是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防實力的集中運用與體現。代表特種加工技術的應用方,王國慶副院長在報告中回顧了國內外航天運輸領域以及特種加工技術的發展歷史,分析了特種加工技術在國內外火箭發動機研制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并針對未來航天運輸領域發展以及航天制造“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的需求提出了特種加工技術的發展建議,期望特種加工技術能持續助力航天技術挑戰極限,助力我國航天事業更上一層樓。


    《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研究與發展》



    演講人:朱荻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發動機是復雜的機電產品,其零件涉及難加工材料、復雜結構和苛刻的技術要求,給制造帶來極大的挑戰,開展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的研究是航空發動機發展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朱荻院士在報告中針對航天發動機苛刻的服役環境,提出“高溫材料是基礎,先進技術是關鍵,故障診斷是保障”的研究方向與要求,并為參會代表介紹了航天發動機國家級研究計劃的發展與趨勢,希望廣大科研工作者勇于攀登科技發展高峰,推動自主創新實現新突破,共促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


    《3D打印的世界格局與中國的機會》



    演講人:黃衛東 教授



    西北工業大學

            增材制造技術已成為多國的國家戰略核心,也是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目前在國際上,美國占據了3D打印技術研究的優勢,而中國總體上處于世界先進水平。黃衛東教授在報告中從創新能力、裝備品牌、產業應用等方面系統地描述了3D打印的國內外形勢,并回顧與前瞻了航空發展、生物醫療以及汽車制造、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應用。他表示,3D打印在航空航天的應用在近年來增速最大,中國擁有發展3D打印技術與產業的巨大機會——巨大的產業需求與人才基礎,這將會對我國的3D打印帶來歷史性的變革。

    《從ISEM-XIX國際會議論文看特種加工學術研究動態》
    演講人:趙萬生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如今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增多,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研究者走向國際學術舞臺。為了鼓勵國內學者尤其是年輕科技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會議發出中國聲音,趙萬生教授受邀介紹了The 19th CIRP Conference on Electro Physical and Electro Chemical Machining(ISEM-XIX)的大會盛況和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ISEM-XIX于2018年4月在西班牙畢爾巴鄂舉行,會上發表了大量最新的特種加工研究成果。趙萬生教授經過對會議發表論文的整理,概括性總結了電火花、線切割、電化學、超聲加工、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微細加工與復合加工等特種加工技術在國際上的最新研究動態,向與會代表重點介紹了國際上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對于國內的特種加工技術的提升是一次有意義的借鑒。
    本次大會共計設四大主旨報告、八大分會場,覆蓋了電火花加工、電化學加工、超聲加工、激光加工、增材制造以及電子束、離子束、等離子束等其他特種加工技術,將充分展示國內特種加工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國內外行業科技與管理創新趨勢。今明兩天,特種加工各分支學科的科研人員將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具體內容敬請期待。